1月29日,新华社发了一篇稿件,名叫《推动北京市通州区与河北省三河、大厂、香河三县市一体化高质量发展——国家发展改革委负责同志答记者问》,可见今日公众号二条文章全文。
在这篇文章里,国家发改委负责同志对外透露了有关北三县%2B通州一体化的一些重要信息,下面,壹书生逐一解读下。
A,北三县%2B通州将组建全新的管理机构,协调其一体化事宜。
该管理机构最高层是理事会。“理事会作为决策层,负责研究议定区域内重大问题,协调两省市有关部门、北京城市副中心、通州区、廊坊市及北三县统筹推进重要改革举措、重大工程项目、重点工作事项,督促推动任务落实。”
理事会下面设置执委会。“执委会负责研究拟订制度规则、重点规划、工作要点、支持政策、改革事项、重大项目等,报请理事会同意后协调各方面推进落实。”
在该管理机制下,理事会、执委会可“根据工作需要可邀请京冀两省市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专家学者、企业家等建言献策。北京市、河北省履行主体责任,形成共同推进的强大合力。
在壹书生看来,通州与北三县一体化高质量发展示范区越来越像珠海的横琴合作区,而不是此前大家一直盛传的北三新区。在目前的横琴管委会中,两名主任分别是广东省省长和澳门行政长官,副主任中包括珠海市委书记。而不出意外的话,未来通州与北三县一体化高质量发展示范区管委会(也就是理事会)中,主任可能是一位河北省副省长与一位北京市副市长,甚至可能直接由河北省省长或省委书记和北京市市长或市委书记兼任,副主任中可能包括通州区区委书记、廊坊市委书记,而在执行委员会中包括北三县各地的一把手。
B,通州%2B北三县将被赋予部分省(市)级经济社会管理权限。
在本次采访中,国家发改委负责同志透露,“北京市、河北省根据发展定位和实际需要,依法赋予通州区与北三县部分省(市)级经济社会管理权限,逐步落实‘统一规划、统一政策、统一标准、统一管控’,提升区域一体化发展水平。”
此举意味着,通州%2B北三县将逐渐“特区化”。
不过对于此篇采访内容,也需辩证看待,勿要一听就高潮,比如下述的一些内容,更多的是“语言艺术”。
C,国家发改委负责同志在采访中提出,需充分发挥北京城市副中心示范引领作用,辐射带动北三县协同发展。
在壹书生看来,此话当然没错,可现实的最大挑战在于,通州作为一个副中心,不管是人口集聚还是产业发展,目前仍属于“未吃饱的状态”,所以哪有多少“示范引领作用”,又如何“带动北三县协同发展”呢?
初步的数据显示,2022年通州GDP突破1200亿,不到亦庄经济开发区的一半。作为对比,海淀区突破一万亿,朝阳区接近8000亿,甚至昌平区,也超过了1300亿。
所以说,目前的通州,最大的问题还是发展自身,尚不具备带动周边北三县一起发展的实力。
D,国家发改委负责同志在采访中提出,充分发挥北京城市副中心示范引领作用,有力有序推进通州区与北三县一体化高质量发展,打造新时代区域协调协同发展典范。
在壹书生看来,目前通州与北三县之间的一体化,最大的目标不应是“区域协调发展典范”,而是直面现实。目前两地之间的最大现实就是物理存在的进京检查站阻隔。所以说,先把进京检查站外迁,此后才有资格讨论“区域协调发展典范”,否则就有点“脱离实际”。
E,国家发改委负责同志在采访中认为,北三县%2B通州之间的产业转移承接逐步成型。
不过对此观点,壹书生持保留意见。
首先,这几年,北京确实在努力推动一些产业向北三县转移。不过与此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因为过高的产业门槛,近几年北三县也被赶走了不少产业。对于一块发展中的区域,这种现实可能需要反思。
其次,壹书生坚持认为,作为一个卫星城,北三县最主要的作用就是北漂居住地,并不是发展产业,且北三县未来的产业上限空间并不大。
在我们的规划中,“既要…又要”很美好,但往往最后的结果是“既没有…又没有”。在现实中,通往地狱的道路是由良好的愿望铺就的。大约2017年后,北三县开始陷入“既没有…又没有”的陷阱中:高大上的产业规划,一方面并没有引入多少高大上的公司,另一方面,产业的高门槛却挤走了不少的现有产业。此外,在既没有产业的同时,人口大幅下降了,而不是增加了,香河家具城产业人口估计有30万人口的增长空间。
燕郊就是缩影:近几年,燕郊人口大幅减少了约20-30万。所以现在的燕郊各大商场,反而比2017年前后更萧条了,而不是更繁荣了。
在说一次,壹书生坚持认为,北三县最大的作用就是北漂居住地,这才是北三县最大的产业,可惜近几年北三县却在有意识地减人,从而导致自己最大的产业在萎缩,最大服务对象的北漂在逃走,所以相关规划者和管理者可能应该引起警惕了,政策回归调整,必将更加人性化和宽松。
对于北三县%2B通州的一体化,目前最大的问题就是回归实事求是,北三县%2B通州管委会的成立,至少是个不错的消息。